中枢性瘫痪
时间:2018-11-30 16:33 来源:中国护士网 作者:www.angel512.com 点击:次
根据病损程度不同,分为完全性瘫痪(0级)和不完全性瘫痪;根据病变部位不同,又分为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(或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);按肌张力的高低分为痉挛性瘫痪和松弛性瘫痪;按瘫痪的形式不同,又分为单瘫、偏瘫、截瘫、四肢瘫、交叉瘫等。 (1)中枢性瘫痪 病变在上运动神经元(包括中央前回、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)。正常时,高位中枢的下行纤维对下运动神经元有控制作用,上运动神经受损时,解除了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控制,使下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,因而出现反射亢进、肌张力过高、病理反射阳性。 (2)周围性瘫痪 病灶在下运动神经元(包括脊髓前角细胞及其周围神经、脑神经核及其神经纤维)。因神经反射遭到破坏,故瘫痪肌肉张力过低,深反射减弱或缺失,无病理反射,肌萎缩较明显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